主页 | 资讯 | 营销 | 视频 | 酒评 | e店 | 博览 | 人物 | 俱乐部 | 酒博客 | 旅游 | 藏酒 | 侍酒师 | 学院 | 论坛
   
  登录 | 注册 | 发帖排行榜 | 论坛搜索 | 收藏夹 |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帮助
主题数: 27433 | 贴子数: 265528 | 今日新帖: 1 | 昨日发帖: 0 | 在线用户: 170 | 注册用户: 283937  






发表新主题  发表新问题  发起投票  精华主题  热门主题  本版专家  快速搜索  管理事件  查看新贴
  •   现在位置:首页 >> 葡萄酒工艺研究 >> 红酒酿造工艺--“爆破”“闪蒸”技术(1) 红酒颜色更富贵
49条回复,共2页,当前第1页。
* 贴子主题:红酒酿造工艺--“爆破”“闪蒸”技术(1) 红酒颜色更富贵(您是本帖的第 26894个阅读者) 收藏贴子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5-14 10:38 楼 主
最新科技和工艺介绍 -- 瞬间爆破技术
广而告之:
酒客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2814
注    册: 2005-05-27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28 21:01 2 楼
斑竹卖关子?
广而告之:
折腾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521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28 23:58 3 楼
富贵的颜色指什么?红酒颜色更深?
广而告之:
wine99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468
注    册: 2005-06-22
头    衔: 酒君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29 18:26 4 楼
象大红袍?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29 18:35 5 楼
葡萄酒酿造学,是应用学科,是应酿造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切的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葡萄酒在生产和储存及其饮用中出现的问题.

红酒的酿造,主要是响应消费者对红酒的颜色香气和口味的要求,最大程度地从已经天定的葡萄原料中,最大可能地提取决定其颜色的色素物质,呈现香气的芳香物质,和影响其口味复合多酚及干浸物质,并把它们导向完美和和谐,呈现给更深层要求的消费者,满足他们的期盼和等待.

为此,酿造专家们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吸取其它学科的新理论并将它们应用到酿造实践中.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29 18:46 6 楼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国际葡萄酒组织OIV正式宣布,“瞬间爆破”成为最新可应用的酿造工艺新技术,并开始在法国正式授权进行工艺使用.

下面介绍此技术工艺的详细情况:
广而告之:
酒客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2814
注    册: 2005-05-27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29 21:29 7 楼
.......等待爆炸工艺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30 01:29 8 楼
此技术工艺主要是
1.利用葡萄自流汁液自身蒸汽3分钟内将葡萄在加热罐升温至85-91度,
2.到真空罐内对果皮组织爆破,
3.对爆破蒸发的香气冷凝回收,返回到爆破的汁液内使其降温,
4.分离汁液,
5.纯汁液发酵.

重点是在1.2.3步骤,实现葡萄皮组织在真空下爆破,全封闭环境下提取香气,色素,单宁.

见工艺全程图示
-----------------
1.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31 20:31 9 楼
图哪里去了?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31 20:46 10 楼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31 20:47 11 楼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31 20:44 12 楼
广而告之:
eastrend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5-12-31 21:04 13 楼
哦,原来如比,是利用真空爆破来提高出汁率和浸泽提取单宁色泽效果的新工艺,工艺原理不复杂,应该是在现有流程的压榨和发酵段之间加上这些设备就行了吧?

这种工艺法国应用范围如何?建议楼主在国内推广。
广而告之:
折腾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521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1 00:23 14 楼
好像明白点了~,有图片真直观~

哈哈,又学到点新知识,有收获~!谢谢谢谢~

嘿嘿,俺这可是新年的第一贴哦~,新年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广而告之:
vigneron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88
注    册: 2005-06-07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1 08:30 15 楼
推广就免了吧 葡萄质量不高,爆破出的都是不良风味.首先的葡萄好,我们才敢用一些"现代人工手法替代传统工艺或者叫改进传统工艺".这只是给我们一些启示,葡萄酒工艺强调传统,但,不应守旧,即使在传统世界,也不是一成不变.更何况我们一个新新世界的葡萄酒生产国
广而告之:
sagemeyou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46
注    册: 2005-12-31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1 20:19 16 楼
和热浸渍酿造法、CO2浸渍酿造法异曲同工,
都是用纯葡萄汁进行酒精发酵,发酵前处理使果皮中的香气物质、单宁、色素被迅速充分的浸提出来。
这里“爆破“的应该是葡萄果肉和果皮的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破细胞让细胞内和细胞间隙中的成分得到释放的意思吧!

--------------------------------------------------------------------------------
广而告之:
jerry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605
注    册: 2005-04-12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3 11:20 17 楼
应该是起到真空膨化作用使葡萄成分得到充分破碎释放。
广而告之:
duvin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638
注    册: 2005-11-28
头    衔: 酒士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4 11:12 18 楼
v斑竹说的是,国内企业怎么会舍得浪费这些钱,消费者喝不出它们是爆破法酿出来的。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6 07:22 19 楼

有人投资了,捷足先登

广而告之:
eastrend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6 18:30 20 楼
看不出来是哪里,国内哪一家开始用了?
广而告之:
Dictionnaire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2049
注    册: 2005-06-14
头    衔: 酒士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09 08:59 21 楼
Beaujolais肯定会用 而且那里一直也使用高温加热葡萄颗粒增色的技术 再不用 再不创新 玩点新花样 他那里就挂了 中国市场再怎么开拓 也抵不住他在其他地区销量的全面退步 除了那家boeuf甚为强壮 一年5000万瓶 产量逐年增加得很快 但是 这是特例


我这 没戏 那些死脑子 酿造技术不死不变的 估计要到别的产区才能看见了

广而告之:
酒客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2814
注    册: 2005-05-27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1-10 13:22 22 楼
高温加热过的新酒是不是颜色中的紫色就会少了?
广而告之:
红爵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504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5-14 10:31 23 楼
这个“爆破”技术的另外个名字叫“闪蒸”,中国将会在今明两年内出现2-3条这样的整线,处理能力是每小时10吨
广而告之:
-lallemand-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12665
注    册: 2005-06-17
头    衔: 酒帝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5-23 20:52 24 楼
不错的工艺,就要把皮的东西给榨干啊!不留半点东西!厉害!

--------------------------------------------------------------------------------
QQ:179565896
广而告之:
so2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40
注    册: 2006-06-03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6-03 10:59 25 楼
技术在不断进步中,挖掘原料的潜质,不断提高酒质
广而告之:
camel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200
注    册: 2006-05-31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6-04 08:55 26 楼
估计现在大部分的葡萄酒企业还比较保守吧
广而告之:
折腾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521
注    册: 2005-04-04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8-12 01:55 27 楼
嗯,厂家引进一点新技术、领先一种新设备比挖地三尺找千年老藤实在的多、长久的多、宣传起来底气足的多、老百姓容易接受的多~···
广而告之:
青松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212
注    册: 2006-07-31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08-22 23:11 28 楼
不错,不错。
广而告之:
虫虫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78
注    册: 2006-12-11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12-13 11:27 29 楼
广而告之:
研酒生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706
注    册: 2005-06-07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12-16 17:32 30 楼
技术的确是高技术,但是怎么感觉就不那么舒服!
广而告之:
只有巨峰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97
注    册: 2006-11-24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6-12-17 14:28 31 楼
把皮粉碎后在发酵不就行了?
广而告之:
tiayes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36
注    册: 2007-04-23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23 16:39 32 楼
广而告之:
平平淡淡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472
注    册: 2007-04-27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6-23 19:49 33 楼

越来越厉害!
广而告之:
酒公酒婆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67
注    册: 2007-09-10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8-07-30 00:38 34 楼
在下不揣鄙陋,以小人之心度之, 这个“爆破”,或者另外个名字叫“闪蒸”技术,怕是外国人从走街串巷卖爆米花的那里趸来的招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人要说也明白这个理,但常常将他山之石就当成玉,只想擎现成的。
我非常希望看到在葡萄酒领域中,出现中国人玩出的新花样----除了偷工减料,作假造伪。
广而告之:
Notting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836
注    册: 2005-06-06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8-07-31 01:56 35 楼
国内现在好像还没有这项技术使用的厂家
广而告之:
somso0757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872
注    册: 2008-07-16
头    衔: 酒士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8-08-26 21:15 36 楼
其实这种供应类似与“热浸渍”太好的原料不要去用这种方法,对香气损失较大,而且在后面的循环和过滤过程中是比较麻烦的,葡萄皮更碎了,会增加工作量的。
目前河北昌黎的朗格斯酒庄就有一套这样的设备,好像是从阿根廷引进的。
广而告之:
海洋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494
注    册: 2008-09-09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8-10-12 14:23 37 楼
太难了点
广而告之:
老于[bjwejk]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7262
注    册: 2007-08-15
头    衔: 酒王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8-10-15 17:25 38 楼
朗格斯的闪蒸设备
广而告之:
雨夜取酒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093
注    册: 2008-03-25
头    衔: 酒君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8-11-22 16:53 39 楼

主要用于原料改善,但成熟良好的原料是不要闪蒸的。我尝了用闪蒸后的酒相对不处理的就是新酒的特征保持了较长时间而已,我觉得但苦了点。
广而告之:
degustateur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1115
注    册: 2009-01-19
头    衔: 酒君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9-01-21 00:58 40 楼
这种技术就是Thermo吧,在法国南部参观过一家酒庄就用这个工艺。像楼上说的,主要用于原料改善,而且避免了红葡萄酒酒精发酵的汁液循环回转(pump over)等繁复工序,及因此导致的染菌风险。我也尝过闪蒸的酒,不好、有病的葡萄用了这种工艺可以掩盖不良的口感和风味,相反如果成熟良好的葡萄用了这种工艺,原来好的口感和风味反而显现不出来。
广而告之:
 
49条回复,共2页,当前第1页。
 
快速回复:红酒酿造工艺--“爆破”“闪蒸”技术(1) 红酒颜色更富贵
回贴请先【登录】 还没有账号请先【注册】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关于我们 | 约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诚聘英才 | 刊登广告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议投诉 | 友情链接
在线客服    
版权所有:葡萄酒资讯网
全程运作:美酿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桂ICP备05003592号
 
字体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