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营销 | 视频 | 酒评 | e店 | 博览 | 人物 | 俱乐部 | 酒博客 | 旅游 | 藏酒 | 侍酒师 | 学院 | 论坛
   
  登录 | 注册 | 发帖排行榜 | 论坛搜索 | 收藏夹 |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帮助
主题数: 27430 | 贴子数: 265523 | 今日新帖: 0 | 昨日发帖: 0 | 在线用户: 33 | 注册用户: 283937  






发表新主题  发表新问题  发起投票  精华主题  热门主题  本版专家  快速搜索  管理事件  查看新贴
16条回复,共1页,当前第1页。
* 贴子主题:重庆会上品国邑(您是本帖的第 5756个阅读者) 收藏贴子
老V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52
注    册: 2007-03-30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3-31 00:44 楼 主
国邑带给俺的心里震撼其实早在去年就开始了,但直到今年过年前在北京的贵友超市才第一次见到了真容。因当时领导催的紧,只留下2点印象:1,不管标签上表述来自欧洲的那个国家,但酒精度统统是11%;2,基本为礼品盒包装销售,价格不菲。因此,不管一直浏览的论坛上对此酒的讨论如何如何(俺也搀和来着),一直没能真正地0距离接触上。“遗憾”终于在07年3月23日上午划上了休止符,地点:重庆国际展览中心,国邑展棚(确实比一般展位大的多,又是在展馆外的搭建,故称展棚)。

当时我和一个广东专营进口酒经销的朋友一起进去国邑展棚,第一感觉:好大的场面,足足有300平米;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好多呀,一桌一桌洽谈正热,我着休闲夹克差点不好意思开口讲话;大品牌的架式也不错,不主动打招呼还真没什么人搭理俺们;总之感觉蛮好。之后和一位空闲的先生招呼后,抬出我那位年销售几个亿的朋友当枪使唤,提出要求想品尝所有欧洲产地葡萄酒的愿望。该先生满热情地准备纸杯打算倒酒时,俺进一步地要求把三款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酒分别用高脚玻璃杯倒给我们来试酒,最终得到主人热情照办。但在倒酒期间,该先生把倒自西班牙的第一杯酒用来冲洗另外2个准备用来倒法国,意大利酒的杯子,而且冲完的2个杯子多少留有西班牙残酒,让我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之后吗,我们2人轮流地望闻问切。N次后,俺负责任地和接待我们的先生讲了我的个人感觉:
1,所有3个欧洲国家的酒统统是11度,从质量上讲是比较一般的欧洲餐酒,很大陆货的东西。
2,我个人的评论,而且是反复闻,反复品的结论:三款所谓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酒,其实瓶子里面的东西完全是一样的。俺的广东朋友稍微和我结论不同,他认为三款酒差异非常小,但似乎还略微有点不同。
之后对方的解释就不提也罢了,期间另外一个东北口音的先生也掺合来讲了些啥,但都和专业不沾边,本来想找傅钟先生谈谈俺的感受,但当家的对方领导们都不在,只得遗憾收场了。

哎,说啥好那,借用俺们北京两位爷的作品标题吧:
一句叫做:一声叹息;
二句叫做:一地鸡毛。

列位看官也许要问:啥意思呀,希望大家跟贴,咱们慢慢探讨吧。



广而告之:
老E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3-31 01:38 2 楼
嘿嘿,这次去重庆我没去国邑展位,因为俺有愧,上次国邑搞博客营销,俺是大力支持,给推荐了我们网站上写博客的30多个博友,可最后面只有一个人写了品评,我看那兄弟太实在(没有得奖),眼看将要全面辜负国邑领导的期望,所以赶紧在自己的一篇博客里面夹带了一句褒义的话,赞扬五粮液敢于堂堂正正的宣扬"搬运欧洲",结果得了鼓励奖,给了我300元奖金,这让我更惭愧,我也是:一声叹息啊。。。。。。

但我不认为是"一地鸡毛",其一,客观上五粮液的介入扩大了葡萄酒行业的声势,此消彼长吗,连五粮液这个白酒巨头都干起葡萄酒营生,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事情,这进一步壮大了行业队伍,对扩大“蛋糕”有极大好处;其二,11度又怎么样,56度又怎么样,都是喝的玩意,“生命之水”照样有加冰加柠檬可乐的。目前中国,各层次产品的消费都有自己的对象,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三,再次的餐酒,其对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身体的益处也要好于白酒的高档酒。其四。。。。。。总之,鼓励为主嘛,要相信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产品能否屹立在市场上,时间说了算。


广而告之:
老V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52
注    册: 2007-03-30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3-31 01:51 3 楼
就算你老兄敬业爱岗,也早该洗洗睡了。
干吗老急吼吼第第一个跳出来呀:
据说当年李鹏同志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非常中肯地问候/质问过你这种人:

How old are you ?
怎么 老 是 你 ?
广而告之:
老E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3-31 02:00 4 楼
就因为你老弟也还没睡,潜水多时忽然出现,这才引起我的兴奋,俺给你捧捧场你还不乐意?那我问你:嘛好吃?

当年我这种人回答总理:u ask me,I ask who?
广而告之:
jerry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605
注    册: 2005-04-12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3-31 13:26 5 楼
一个概念
一帮炒手
一时轰动
一堆烂货
一片云烟
广而告之:
老V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52
注    册: 2007-03-30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01:40 6 楼
从正面意义来讲,五粮液国邑在尝试走一条中外结合的新路,其实这也不能算新了,毕竟广州金蝴蝶2年多前就开始这么做了,而且做的还很不错。五粮液作为酒行业的国内老大哥,开始这种有益的探索,如老E般的褒奖俺也是赞同的;而且如果不把国邑现象单独看,把它和卡斯特直接进军国内市场,和张裕频繁出国际牌,甚至和糖酒会上假大款们比比皆是等情况,再加上06年进口葡萄酒数量翻番的事实放在一起联系地看。俺觉得这些都是在表述同一种信号:葡萄酒国际化竞争的脚步声已经到门口了。

现在摆在葡萄酒业内诸公们眼前的情形,已经不是能够关起门来我们自己玩的年代了,是必须要正视和加入这种国际/国内竞争的时候了,否则很可能是不久后出局的结果。至于怎么去玩,怎么才能玩好就得看各村的高招了。
广而告之:
风雅颂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13979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帝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11:57 7 楼
五粮液号称:把欧洲搬运回中国,这个是个不够正确的概念

因为原产地的农产品尤其是葡萄酒,用大罐子运输回中国再灌装,严重影响品质,品质都变味了,搬运回来是变味走样的欧洲,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概念炒做能忽悠一般没有葡萄酒基础知识的消费者,长此下去,不知道结果如何,估计五粮液能赚个脑满肠肥的。

但是这种错误观念会误导很多消费者的。

我就是想不通,五粮液这么有实力,做原装进口的欧洲葡萄酒,不好么?是嫌弃利润不够丰厚?是找不到合适的葡萄酒庄?还是......

估计是想自立品牌形象,不愿意卖外国的牌子,怕类似张裕,引进了卡斯特,人家有了名气,羽翼丰满后,甩了他这个合作者,自己直接进来中国做市场,唉.....

--------------------------------------------------------------------------------
LAGUIOLE(拉吉奥乐)酒刀批发<<酒的故事>>88元/套《城堡里的珍酿》88/本《酒瓶里的风景》88/本《葡萄酒王国》双月刊杂志50/本 QQ51560369,tangttit@hotmail.com






广而告之:
老V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52
注    册: 2007-03-30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13:19 8 楼
对国邑直观简单了解后,俺也有诸多想不通的地方:
1,干吗不把品质多少提高一点,例如用些12%的原酒?
俺现场品尝的酒估计也就是比较便宜的意大利或西班牙地区的普通餐酒.这么相对差的品质能否支撑起来国邑的各种档次? 记得在北京贵友朝市见到的礼盒装可是不便宜的,好像不是199就是299一盒.
2,原酒运输中品质的保证也可以想办法,例如使用不锈钢的罐子装载,但使用费用比一般通用的皮囊袋要贵3倍以上.如果真有国外厂家愿意卖出酒庄陈酿酒,到货的品质还是可以基本保证的.但问题是国际惯例在于:谁家的好酒也不会装进别人的瓶子里去,能否长期持续得到高品质的原酒,关乎这种开发模式的命脉.你国邑不打算打人家老外的牌子,人家干吗非要长期供应你高品质的原酒? 欧洲人热衷的从来不是原料输出,而是成品输出.
3,既然三种宣称来自欧洲三个国家的酒,内容物大概都出自一地,何必不大气点真正分别从三个国家进口哪? 那标签上的宣传语句 什么法兰西的高贵, 什么罗马的浪漫,什么巴塞罗那的如何如何 就真那么理直气壮地往外讲? 如果是因为成本问题,还不如干脆些,直接进口澳洲或智利的既便宜,又品质相对不错的东西算了! 之后怎么宣传还不是一样地随意 ? 但这样好歹品质多少能上去些.

反正我对此国邑品牌的目前操作感到比较困惑,他们的劣势基本有:
品质站不住脚, 原产地站不住脚, 文化牌打的太生硬牵强;
相对以上弱点,他们的价格自我拔高的可不低,生生造出来的产品系列难以自圆其说,营销队伍我初步接触看也水平有限,在有这么多弱点前提下, 对方很有造起个高高的摩天大楼的决心, 真不知道五粮液仅仅是在大造声势,赚快钱为主要目的,还是确实打算用这么多装不了多少水的短板,搞成个容量巨大的长期项目.

如果是前者,那真是行业的悲哀,连老大都打算短平快,那其他厂家们怎么做假怎么功利也就都无可厚非了,说明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主旋律要求厂家们不得不如此.
放眼望去,一地鸡毛.

如果是确实打算做成长期项目,那用这么多短板来实现此目标显然不现实,搞好了也许能立住脚在边远地区打打游击,但绝对没机会成为主流产品.用五粮液这么闪光的招牌做这样的工作,也实在是在糟蹋/浪费这个品牌.
回过头来,一声叹息 !
广而告之:
老E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14:52 9 楼
国邑产品表面包装上很多需要改进的,仅酒包装标签上的很多谬误就能让懂酒的笑话、稍懂酒的迷惑一阵子了。

一个企业、团队,为了赢利,利用自己的强项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无可厚非,对于品质问题,国邑消费对象定位不是讲究性价比的鉴赏家们,不是那些懂得11度和13度在品质方面差异的人群,他们定位的消费对象感官上对品质要求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五粮液品牌和欧洲葡萄酒产地的国家品牌的信赖,对于原产地问题,有几个消费者能品鉴出原产地?有这个水平的也不会买国邑,国邑目前并不指望鉴赏家们会对国邑青睐。对于文化问题,欧洲风情创意虽然比较俗但选准了欣赏对象,就象脑白金,有文化吗?短期行为?对于营销,文化只是载体,产品没有卖出去之前只是库存的符号。

至于短期长期问题,我认为伍老大在战略上不会在葡萄酒领域采取短期行为,但在抢蛋糕的时候,你西装革礼、文质彬彬、理谦三让的站在一旁,看着各村的村长们各施高招,你只能饿肚子。当然,我理解老V的意思,抢蛋糕的时候怎么着也文明点,毕竟是白酒老大的兄弟啊。我们再回顾老毛夺取全国胜利前讲过的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全国胜利了,有了蛋糕吃了,还没管够呢,就开始讲究蛋糕的纯度,然后就有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大家才发现国外都吃上巧克力奶油“跟我走”等等蛋糕了,所以才讲究起吃饱和吃好,这才有了“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说法。

请注意一个两极矛盾现象:目前国内各村所谓的“树品牌”多数并非在建立真正意义上品牌文化,出发点大多是为了多讨口蛋糕填肚子。真正追求品质和文化营销的村,大多正举步艰难,经常吃上顿没下顿的。所以,俺希望看到的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广而告之:
老V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52
注    册: 2007-03-30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18:32 10 楼
收到并领会理解,谢谢E兄指点.
其实俺也并非那么学院派,这个话题也并非看上去的那么小-也绝非就国邑说国邑,就市场说市场的那个样子.

去重庆参展前2周,陪同一个法国大酒厂的经理外面转,到我一个年销售几千万的朋友处拜访.该朋友的葡萄酒里面使用了很多智利散酒但绝无法国货.法国老兄一边翻看着人家精美的产品图册一边不停地抱怨说,这里面那里有实话呀,从原料来源,到木桶陈酿,到波尔多AOC 的标志等等等等,几乎全部都是谎言.俺问他那人家要购买你的散酒你卖不卖,法国同志忙点头说当然要卖,而且会给他们最好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但买我东西而要让我配合搞图册里面的东西,肯定违反N多法国法律,我们厂是坚决不能做的.第一俺非常欣慰,给该法国同志2年的洗脑工作没白费劲,近况比较惨的法国同志们为了生存下去,脑筋急转弯的速度也还成;第二感到钦佩,佩服对方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不完全被金钱利益所左右的态度.当然也许对方更多的是受制于法国法律,尤其大厂家更不敢乱来.

再看其他新世界国家,在尊重法律,尊重葡萄酒自然规律,更尊重生存法则的基础上比欧洲人走的更远,更值得敬畏. 那么,一边是尊重传统为主也力求变革的欧洲人,一边是更积极进取的新世界;我们自己的厂家们优势何在? 渠道与本土化操作手段自然是极大的优势,但我们厂家们往这些优势地盘里面填的是什么馅? 是年份酒,是老树龄,是像木片冒充的橡木桶陈酿,甚至是进口原料混淆产地装瓶后的自有品牌.
这些种种不尽不实的做法几乎就是国内厂家的主流做法, 谁也毋庸置疑利润,大小钱都没少赚,也似乎都在发展.但带来的副作用不知道巨头们考虑过没有? 年份酒大家都上,逼得国家要立法,消费者也逐渐明白了; 老树龄基本就没大搞起来,大概因为不能上太大销量的逻辑因素控制了这种行为;木片酒充木桶酒真是个好办法,肯定国产酒"档次"会愈来愈高,那么离穿帮失信的一天也就不很远了;进口原酒打自己的品牌出售,乍看不错,其实也是饮鸩止渴,您老拿人家国家的产品去引导消费者的口感,那不是在给国外成品酒当红娘吗? 去年散装葡萄酒进口了9万4千吨,比05年翻了一倍,看来这些红娘的来头也都不小,免费为老外们解决原料过剩并普及口感的工作也是越做越大.

那么我们自己的厂家们到底还剩下什么将来立足? 用哈姆莱特的自问来问这个问题是否危言耸听? 都在宣传诚信为本,那么用诸多不诚信的东西打包上光后的企业形象能维持多久?这样的利润来源能持续多久? 企业能长久发展吗? 一位我忘记名字的西方哲人的话我觉得不会过时:"你能一时蒙骗住大多数人,也能长久地蒙骗住少数人,但别指望蒙骗大多数人到永远".

消费者虽然大多数目前不懂葡萄酒,但终归会慢慢懂的.虽说各村有各村的高招,逮到耗子就是好猫;但现在地球都可以看作一个大村子了,耗子们见识到各种猫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受各种花样繁多饵料诱惑的机会也极大增加了.从06年瓶装葡萄酒进口2万余吨比05年翻了一番也可以看出,耗子们,起码大城市的贪杯量极大的耗子们更喜欢开洋荤了.其他地区有了大城市的巨大示范带头作用,开洋荤的耗子只怕会越来越多,简单的土夹子恐怕越来越不好用了.

这两天北京的春天倒是阳光明媚,但风力不小,似乎一场沙尘暴又快光临了.
广而告之:
老E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20:54 11 楼
老V说的好,象你这样往口袋里揣着老外给的外币又忧国忧民的良民跟熊猫差不多数量。你说那句名言我记得好象是美国前总统林肯说的,咱还是用毛主席的语录比较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哈哈。

现在说根的问题不是大多数企业不明白老V所说的道理,包括那些傍大款造假货的企业,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明白,但是在某些体制问题下,在这个缺失很多行为准则规范和法制的大环境下,随大流似乎是立身之本,这不同于国外家族企业的品牌,能作为宝贵的无形资本一代代的积累和沉淀传承下来。我们的国内企业,有几个是家族的?等到大多数消费者觉悟认识的那天,那些现在当道忽悠的企业管理经营者早告老还乡了,破球传到别人手里,该怎么处理受多少损失与其何干?而那些私营的企业由于实力和风险、环境等因素,也不得不随大流来降低风险。
广而告之:
不可不戒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81
注    册: 2006-12-30
头    衔: 酒客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22:13 12 楼
在春交会上,也品了一哈国邑。当时是和公司一从法国波尔多留学回来的朋友一起,此君扬言不喝国产品牌,不喝散装的,说不清楚身份的酒。相比那位仁兄俺表现的比较龌龊。小心翼翼的品了一杯法国酒。生怕惊动了“五粮液”的大品牌。并且,对身旁西装革履的老兄的提问,一概沉默不做答,对方的眼神肯定把我当做某品牌的探子了。

从去年闻五粮液开始涉足葡萄酒行业,到前段时间在某杂志看到众博友华美的文字刻画的国邑,久闻其声。但说实话,正如楼主说的。不搭调。

广而告之:
老V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152
注    册: 2007-03-30
头    衔: 酒民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1 23:09 13 楼
感谢E兄的夸奖,但俺当不起,也不外乎是七情六欲一俗人。

但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面讲到的那个3月初陪同过的法国佬,他临离开时候自我总结了一句话,当时听的我心里面五味杂陈:“我发现其实在你们国家,没什么人把消费者当回事”!

洗洗睡。
广而告之:
frankie
  
职    位: 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581
注    册: 2005-04-17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2 13:59 14 楼
拿消费者当傻子了?现在这些人比谁不精阿。
广而告之:
老E
  
职    位: 超级版主
专家分:
经验值: 31026
注    册: 2005-04-13
头    衔: 酒仙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7-04-02 14:12 15 楼
frankie 在上面提到:
得分 --><SPAN id=Content>拿消费者当傻子了?现在这些人比谁不精阿。


没错,现在“老鼠们”成熟的速度比那些品牌忽悠者想象的要快,最终受害者是那些忽悠消费者的品牌,现时的忽悠消费者的行为都是在为自己的品牌掘墓(当然里面躺着的不一定是忽悠的策划人)。树立传诵一个品牌不容易,倒一个牌子快多了。
广而告之:
wine588.com
  
职    位: 注册用户
专家分:
经验值: 3312
注    册: 2009-05-19
头    衔: 酒贤
撰写短消息 发电子邮件 编辑帖子 时间:2009-08-14 16:56 16 楼
大家都是夜班族

--------------------------------------------------------------------------------
www.wine588.com 专业进口葡萄酒服务商
广而告之:
 
16条回复,共1页,当前第1页。
 
快速回复:重庆会上品国邑
回贴请先【登录】 还没有账号请先【注册】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关于我们 | 约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诚聘英才 | 刊登广告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建议投诉 | 友情链接
在线客服    
版权所有:葡萄酒资讯网
全程运作:美酿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桂ICP备05003592号
 
字体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