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3605 |
注 册: |
2005-04-12 |
头 衔: |
酒贤 |
 |
|
|
“解百纳”商标裁定被撤销 行业资源公有性被保留 来源:人民网 日前,备受各界关注的“解百纳商标注册案”一审落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应当审查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判决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书,并令商标评审委员会就本案争议重新做出裁定。至此,这场历时六年,几经反复,席卷了整个葡萄酒行业的纠纷,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一审宣判而暂告段落。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判决对广大葡萄酒企业、消费者和种植葡萄的果农而言,是共赢的结果。法律专家亦表示,这场被业界普遍称为中国“葡萄酒知识产权第一案”的事件,将对其他行业的知识产权纷争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其影响力远远超越葡萄酒行业本身。
“解百纳”系行业公共资源
2002年4月,工商总局商标局给张裕公司下发“解百纳”商标注册证书,遭到业内企业的联合反对。时隔三个月,国家商标局即撤销了该注册商标。张裕不服,此案进入了漫长的行政复审,从而引发了持续六年之久的解百纳知识产权案。
“抢注”行为让张裕站在了整个行业的对立面。2008年6月,长城、威龙、王朝等十几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一致认为,“解百纳”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称,是酿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是行业的公共资源,任何企业都无权私自占有,遂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提起诉讼。
经过一年多的审理之后,2009年12月30日,北京一中院正式对本案进行宣判,对维持注册“解百纳”商标的裁定予以撤销。“解百纳”作为行业资源的公有性被保留。
业内人士认为,解百纳之争从张裕引发行业“众怒”开始,最终升级到法律诉讼程序, 虽然历经六年曲折反复,但在完备的法律环节中,不管是商标局做出的行政认定,还是一中院的法律裁决,均体现了执法部门公正客观的专业态度及执法能力。张裕“70年解百纳”之说自相矛盾
从2002年到2008年间,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张裕一直向法庭和消费者反复宣称的“70年解百纳”这个重要事实,却在证据面前无法自圆其说,甚至连张裕公司自己提供的证据也自相矛盾。
2002年5月张裕拿到商标注册证书后,出现诸多新证据表明其自相矛盾的言论。包括《经济日报》记者从法庭了解到,早在1997年8月31日、由《经济日报》刊发的 《百年张裕发春华之六———陈朴先 (张裕公司原总工程师)与解百纳》一文中,就曾明确指出:“解百纳”是酿造这种酒所用的三种葡萄的英文名称的缩写,而非张裕所声称的企业自己创造的注册商标。仅仅3个月后,国家商标局做出对该注册商标予以撤销的决定。由此也创下了最快被撤销的商标记录。
2008年,张裕向法庭提交的两份新证据包括上世纪30年代由 “中华民国商标局”出版的 《商标公报》,宣称该刊物 1937年第 143期“审定商标目录”及 1939年第 154期“商标公告期满注册表”均证明了 “解百纳”商标曾为张裕所注册。然而,这些资料同样也表明,在当时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中,“解百纳”这一名称并未出现。显然,这份得来不易的珍贵历史文献,又一次令张裕在法庭上处于自相矛盾的境地。
按照国际通行的行业标准,“解百纳”系干红葡萄酒,而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瓶干红诞生于1984年,中国的干红葡萄酒历史不过20多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开始大规模酿制解百纳也只经历了短短10余载。业内人士表示,将“解百纳”在中国的历史从二三十年延伸至“70年解百纳”,不知道张裕公司的这种提法从何而来。
消费者喝“解百纳”将少花20亿
曾有业内人士和媒体对此案的前景作出过估算,一旦张裕抢注成功,其价格虚高行业平均价格水平数倍的解百纳产品将独占市场,最终导致消费者为这其中产生的20亿元价差买单。对此,北京律师协会专家表示,一中院的判决正是以保障公众利益为重。判决下发,收益者将不仅是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还有从葡萄种植的农民到参与竞争的国际葡萄酒企业等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一位来自云南的葡萄种植大县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解百纳’抢注成功可能导致地方小型葡萄酒厂商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牵涉云南、新疆等地数万果农的切身利益,但现在已不必担忧。”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葡萄酒企业最关注的一个市场。“解百纳”案件的判决,也吸引了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关注。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首席代表、中国区总协调官赖世平日前表示:“让‘解百纳’维持其作为公共资源的公有性是国家葡萄酒产业通行的规则。此次判决的受益者是行业、是公众,相信在健全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行业秩序下,中国葡萄酒市场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对于联盟胜诉的葡萄酒企业而言,从纷争中彻底脱身意味着将把更多精力投入行业基础建设和未来规划中。对此,王朝酒业的企业代表认为:“中国葡萄酒发展方向应是从行业大局出发,各方联合起来共同制定符合行业规则的产品标准,共同维护产品和品牌形象,规范、做大我国的葡萄酒产业。”
判决影响超越葡萄酒行业
“就像白酒行业有人试图注册‘二锅头’,啤酒行业注册‘无醇啤酒’一样,没有人能在抢注通用名称的案例中获胜”,中国律协知识产权委员会商标协会的专家表示。通用名称属于公共资源,如果被一家独占当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利益是短期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针对“咖啡伴侣”遭遇国际企业雀巢抢注的情况,一些国内咖啡生产企业奋而提起了诉讼,要求恢复“咖啡伴侣”这一产品品类的共用资源属性。在许多其他行业,针对公共资源被抢注的情况,诉讼也时有发生。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家从法律角度解读认为,此次解百纳抢注案的裁决结果,将对我国商标法律实务制度产生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其他行业的知识产权纷争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其影响已经超越了葡萄酒行业本身。
|
|
|
oiv2010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14 |
注 册: |
2010-01-31 |
头 衔: |
酒民 |
 |
|
|
"解百纳"属公还是属私?葡萄酒巨头内讧升级
2010年01月27日15:58 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被誉为国内“葡萄酒第一案”的“解百纳”商标争夺战,历时8年之久,本来以张裕的胜利告终,但由于由于长城、王朝并不甘心转战至法院渠道起诉,法院判定国家商标评定委员会对商标重新裁定,因此解百纳商标争夺战再次开火,而且混战进入最后的高潮。
那么到底“解百纳”是个什么宝贝让众多葡萄酒企为之不惜撕破脸开战,到底解百纳该归谁所有?
正方观点
张裕:70年10亿元的打造 解百纳怎能充公
“解百纳是由张裕独创、几代人精心培育的原创品牌,也是中国葡萄酒为数不多的高端品牌,张裕坚决反对恶意中伤者的肆意伤害。”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表示,“解百纳”于1931年由张裕公司独创并命名,其酿造原料蛇龙珠葡萄是由中国人自己培育的原创葡萄品种。1937年,经当时“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批准,张裕公司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建国后,张裕在1959年、1985年和1992年又分别三次向国家商标局提出“解百纳”商标注册申请,但因当时有关政策及法规的原因,直到2002年,“解百纳”才获准注册。
在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专业书籍中开始出现了“解百纳”是一种葡萄,或者是三种葡萄统称,或者是一种类型葡萄酒的说法,并称“解百纳”是cabernet的中文译名。但张裕认为:
第一,“解百纳”不是“Cabernet”翻译:“解百纳”在汉语里本身不是一固有词汇,而是张裕公司臆造的词汇,早在1936年张裕公司就为“解百纳”申请商标注册。近年来一些书籍将“解百纳”解释为“Cabernet”的中文翻译,究其原因是两者发音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想当然的理解为“音译”。但发音上的相似甚至借鉴并不能成为“解百纳”是葡萄名称翻译的根据。更何况,法文单词“cabernet”存在多种翻译,如“加本力”、“加本纳特”、“卡贝奈特”等,“解百纳”与“cabernet”二者未形成固定的对应关系。
第二,在国内国际所有颁发的葡萄品种相关标准中,都没有“解百纳”与“cabernet”是葡萄品种、品系的说法,也就是说‘解百纳’不是我国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种名称,也不是现行《葡萄酒》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葡萄酒通用名称,即不属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法定通用名称。
第三,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法规与葡萄酒国家标准中,干红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等都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称,并没有任何一种葡萄酒分类为“解百纳型葡萄酒”。就是否是“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而言:在1936年以来的近60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关于“解百纳”是葡萄品种或者是Cabernet一词翻译的说法和记载。
第四,张裕花费近10亿元培育的品牌,不能因为同行纷纷效仿的“乱用”就成为“解百纳”通用化的根据。
反方观点
中粮、王朝等:解百纳已被公有化 不能一家独占
中粮酒业、威龙、王朝等十几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一致认为,“解百纳”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称,是酿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是行业的公共资源,任何企业都无权私自占有。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的一份文件中解释称,“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一词的音译,其正确发音为“嘎百纳”(“嘎”与“解”这两个字在南方口音中是相似的),在我国葡萄与葡萄酒行业是“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的通称。自引进以来,东起烟台,西至新疆,被大面积种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酿造红葡萄酒的原料。因用“解百纳”品系酿造的葡萄酒具有典型特色,被称为“解百纳型葡萄酒”。
威龙酒业常务副总经理焦复润曾想媒体表示,一旦当将“解百纳”作为品牌垄断之后,消费者再想喝到“解百纳”这种普通葡萄酒,就只能花几百元的价格喝张裕一家生产的,让消费者为企业的恶意注册买单,这是不公平的。
专家:观点不一 难分胜负
中华商标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葆霖表示,商标法保护的是公平竞争,人家几十年创下的一个商标,而且从未间断使用过,你几十年没有用过,到这个牌子有了声誉了你来用,本身就是一种侵权,不能成为解百纳通用化的根据。同时他指出,“解百纳”纠纷如果持续下去,处理不当,损害的将不仅仅是张裕一个企业的商标权益,更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利益,影响到我国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经过张裕公司长达70年的使用,“解百纳”已经形成了批量生产、批量出口,在国内外消费者中取得了认知与认可度,其商标具有非常突出的显著性。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晓青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审判决只是要求商评委重新裁定原告提出的“商标争议请求”,并未直接判定商标争议双方谁输谁赢,更没有涉及2008年5月商评委做出的撤销商标局第187号决定维持“解百纳”商标注册的商评字(2008)第05143号决定,“解百纳”目前仍属于注册商标。
冯晓青教授还表示,该案法律程序尚未走完,目前“解百纳”商标注册的法律效力不会因此发生任何改变。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在商标争议期间,“解百纳”仍属于注册商标,张裕拥有其商标专用权。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教授罗国光指出,由于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这三个葡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特点相似,故称为“解百纳”型葡萄酒。解百纳是全行业共有的葡萄酒品类名称。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树生也表示:解百纳是国际公认的葡萄品系名称。
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文称,“将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三个品种统称为解百纳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也认为,截至2007年底,在收集保存的葡萄品种资源中,尚无名称为“解百纳”的品种或品系。(食品频道整理)
|
|
|
oiv2010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14 |
注 册: |
2010-01-31 |
头 衔: |
酒民 |
 |
|
|
张裕澄清“解百纳”传言 商标注册仍有效
2010年01月19日08:15
近日,张裕集团就“解百纳”商标争议一事公开澄清,目前为止张裕注册的“解百纳”商标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事情的起源来自2009年12月30日,被冠以葡萄酒知识产权第一案的“解百纳”商标案一审宣判:一、撤销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做出的商评字[2008]第05115号《关于第1748888号“解百纳”商标争议裁定书》;二、商评委就第1748888号“解百纳”商标争议请求重新做出裁定。
张裕方面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让许多消费者产生了,张裕失去“解百纳”商标的错觉。甚至大量媒体也在报道,“解百纳将成为葡萄酒行业公用名称,而不再是属于某个企业的商标。”
一位法律界人士分析,这个判决结果是一个分不出输赢的“温和”判决——法院只是要求商评委重新裁定原告中粮酒业有限公司、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提出的“商标争议请求”,但未支持原告“争议商标属不当注册”的请求。
而且法院在调查判决书中认定:商评委做出的第05115号裁定程序并无不当。也就是说,商评委在作出这份裁定时没有什么问题。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商标大战,2002年4月,工商总局商标局给张裕公司下发“解百纳”商标注册证书,遭到业内企业的联合反对。时隔三个月,商标局即撤销了该注册商标。张裕不服,此案进入了漫长的行政复审,从而引发了持续六年之久的解百纳知识产权案。
在这场商标争夺战中,一边是行业龙头张裕集团,一边几乎囊括了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大型企业。这也使得“解百纳”的最终归属引来了整个行业的广泛关注。
张裕表示,据《商标法》相关规定,一审判决要求商评委重新进行“争议裁定”,但不影响“解百纳”仍属于注册商标,也不影响“解百纳”商标的法律效力,张裕在注册期内享有其商标专用权。(经济观察网)
|
|
|
小黑龙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22 |
注 册: |
2010-04-11 |
头 衔: |
酒民 |
 |
|
|
在辩论中我明白了真理; 在谩骂中我明白了愚昧。
|
|
|
谢布衣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76 |
注 册: |
2010-05-17 |
头 衔: |
酒民 |
 |
|
|
肯定是B,无争议。
|
|
|
谢布衣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76 |
注 册: |
2010-05-17 |
头 衔: |
酒民 |
 |
|
|
肯定是B,无争议。
|
|
|
putaowang08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369 |
注 册: |
2010-05-18 |
头 衔: |
酒客 |
 |
|
|
其实“解百纳之争”,就是利益之争。一旦一个品牌被打响,同行眼红不可避免嘛?
|
|
|
张玉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215 |
注 册: |
2010-05-24 |
头 衔: |
酒民 |
 |
|
|
“世博宴请用酒明明用的是张裕的两款酒,中粮却恬不知耻地将别人的荣誉安到了自己的身上,这让我十分震惊!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至少说明了一点:中粮是一家毫无道德感与责任感,视玩弄法 律为荣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如果在国外,早就被大众所唾弃,仅这一件事就会倒闭,而在中国却仍能呼风唤雨,热衷于下三滥的事业而不悔,凭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央企”的金字 招牌!从以前的抢夺外贸企业商标,到凭借强硬的后台用“侵犯商标权”的堂皇借口玩死嘉裕长城,再到无耻地以行业名义恶意阻止张裕“解百纳”的注册,中粮的恶行不可谓不多矣 !到如今竟然又公然用假新闻愚弄大众,这是在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中粮,你配作央企吗?你配作行业表率吗?且不论你的产品如何,就凭你的所作所为也敢称“国酒”?真的,奉 劝你一句,中粮,回家照照镜子,不是照脸,因为你已经没有脸了,照照自己的屁股,把自己的屎擦干净再穿上裤子吧!”上帝让谁现灭亡,就会让谁先疯狂,看来长城离灭亡不远了,我们期待、祷告吧。
|
|
|
张玉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215 |
注 册: |
2010-05-24 |
头 衔: |
酒民 |
 |
|
|
长城伤肝酒
|
|
|
张玉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215 |
注 册: |
2010-05-24 |
头 衔: |
酒民 |
 |
|
|
戏说长城葡萄酒 自2002年起,长城干型葡萄酒销量(包括沙城长城、华夏长城、烟台长城)便稳居行业首位,2003年总销量超过5万余吨,2004年则超过7万吨;2002-2003长城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两年超过36%(据中国葡萄酒信息网,2004-02-20的“去年长城葡萄酒市场占有率居行业之首”报道)。
被“干酒销量第一”这个荣耀光环笼罩的长城确实吸引了众多同行的关注,应了中国的谚语--“枪打出头鸟”,当然有眼红的,长城在“进口原酒勾兑”、“92年份酒”两个问题上被连续打中“信誉要害”,不知道长城“手忙脚乱的公关”(实在不敢恭维)说服了大众,还是长城负面报道被散发的不广泛未引起注意,亦或是大众的麻木、无奈(报道里可有权威机构的数据和有关权威人士的‘一言九鼎’啊),但长城却“愈挫愈勇”,活的 “蒸蒸日上”,并没有象当年的秦池一样“一泻千里”。
“两击两中”,而长城有惊无险,并未“伤筋动骨”,依然高速增长,“牛”啊!
一、长城何“牛”之有?
虽然长城也是一个20余年历史的品牌,但品牌内涵比不上百年张裕的丰富,品牌传播没有新天的“花样年华”新鲜诱人,而龙徽、王朝的产品更令人称道。
但长城有的却是别人没有的:中粮“一女(长城)嫁三夫(沙城、昌黎、烟台)”的品牌策略,“三兄弟”的“超生”形成“多品牌”(沙城长城的N多),凭借诸多的长城品牌,中粮酒业拥有了国内数量最多的经销商“集团军”(最大程度的占有了国内相对稀缺的渠道资源,国内的红酒品牌在一个地区的一级代理商不过1-2个,而长城少则3-4个,多则10余个,显然是人多势众,狼群战术,其他品牌的经销商再强大,也是寡不敌众啊)。
本质上讲,长城成功的“根”是中粮的品牌策略,“源”是长城“多品牌、多产区”间的竞争双赢(这种竞争双赢是双重的,既有品牌间的,亦有产区间),主要是长城品牌策略的成功(分析近年来成功的二线红酒品牌,主要依靠的是市场策略的成功,而具体的销售操作,本质没什么变化,还是“贿赂”营销的范畴,只不过操作手法变得更隐蔽了)。
同时,长城在营销投入上侧重通路激励投入(有的长城产区连续3年通路激励投入占其营销总投入的90%以上),也是长城迅速崛起的关键原因。自2003年,除中粮酒业在一些大型城市进行的推广活动外(费用来自三个产区,按其销售收入的6%提取),其他中小城市的市场推广活动基本为当地经销商自主操作,三个 长城产区主要侧重对通路的激励,对经销商的支持多采用产品形式,折算到产品价格上,让给经销商的价格空间很大。长城的西北某经销商是西北地区颇具实力的酒水代理商,曾代理莫高等多个葡萄酒品牌,但在经销长城葡萄酒半年后,认为其他葡萄酒“不如长城随便卖卖”赢利多,可见长城的利润空间之大!
2003年,当印象酒业、新天、张裕要投入数千万巨资进行品牌塑造时(据媒体报道,三家分别投入8250万、4290万、2890万),三家长城产区中的两家对通路的投入预算(综合计算)则分别超过1亿元了,抛开各个品牌当初营销预算分配的战略考虑,侧重投入通路的结果是:长城葡萄酒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所有的其他葡萄酒品牌(当然还有品牌等内在方面的成功因素),而2004年,仅有5年历史的烟台长城干型葡萄酒销量接近百年张裕的干型葡萄酒销量,而华夏则接近了王朝的销量。如果加上长城内部不计算销量的部分(有的长城产区对经销商的通路激励不计算销量;有的长城经销商为了增加赢利或打价格战,从某长城产区购买扣税的葡萄酒产品,而厂家不开发票,这是业内很多厂家都有的现象,此部分销量更不能计入实际销量),长城葡萄酒的总销量实际要比官方数据高出10-20%。最吃亏的是张裕,投巨资卖力“吆喝”解佰纳葡萄酒品牌,而长城却推出低价的解佰纳葡萄酒并大量买店,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长城该请张裕宵夜啊);而张裕由于产品价格空间少,在很多地区被经销商视为“鸡肋”。
在通路激励的具体实施方面,有的长城产区在市场高速增长期,根据经销商年初销量计划同比增加的不同幅度(分为增加1万标箱、增加0.5-1万标箱、增加0.5万标箱以下的),给予经销商增3送1、增4送1、增5送1的激励(即销量增加3万标箱则送1万标箱),刺激经销商积极开拓市场(如未完成则按比例递减激励);从2004年起,该通路激励计划完全针对了大经销商,大部分还是按照增3送1、增4送1来执行。有的长城产区则根据经销商的销量大小、市场竞争情况、营销方案,年初给予经销商数量不等的支持,这些市场支持主要集中针对大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主要分布在在华南、华东、川渝、京冀地区,其他地区很少或根本没有,比如某长城产区2004年给予其兰州经销商的全年市场支持仅20万现金,而对其广州、深圳经销商的市场支持合计高达一千余万。由于长城在其重点市场的重金投入,抬高了尤其是即饮市场的进入壁垒,二线红酒品牌很难开拓市场,所以不少二线红酒品牌纷纷把市场重点转向湖南、江西等中南及西北等市场的原因,比如当然干红等,而云南红当年正是乘虚而入大举买店把长城的西南传统市场抢去大半。当然对于给经销商多少,有时候就靠经销商和厂家的关系,所以有的经销商老板便长期泡在某长城产区做“全陪”。
长城侧重进行通路激励符合了目前葡萄酒市场终端建设费用日益膨胀的市场实际,从营销角度讲,当华夏长城和烟台长城市场以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以上高速增长时,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的最大营销目标,而侧重通路激励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选择。
当然,长城的迅速崛起主要应归功于华夏长城和烟台长城,而长城的老大-沙城长城几年来却“原地踏步”,销量一直在2万吨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落后,营销策略失误,包标酒开发泛滥,而又没有进行合理、有控制的重点扶持,除了老标长城、星级长城等少数几个产品外,其它产品则不成气候。虽然,中粮在全资控股沙城长城(其实是收编)后派出了几员大将,调整了营销策略,将销售渠道扁平,并对星级长城等几个产品进行重点扶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沙城长城以前落下的“病根”,不可能一下解决,沙城长城2003年的净利润只有200余万,而且还是在年低“突然”盘出了原酒才赢利的。虽然,沙城长城在2004年的营销成绩有较大起色,但比起华夏(根红苗正的真“太子”)和烟台长城(与民营企业合资,机制灵活)的销售情况,却大大的不如,“不当大哥很多年”的沙城长城虽“老骥伏枥”,但短期内不可能再是长城中的“中流砥柱.
二、长城的内伤
那位幕后策划暗箭伤长城者,是业内某“红酒新贵”,该“红酒新贵”进行这些“暗箭伤人”的“功夫”是聘请上海的专业策划公司进行暗中操作的,2003年有关张裕公司的负面报道也出自该公司之手。不过,钱是花了,但却只伤及对手的“皮毛”,但长城真是“长城永不倒”吗,非也,长城的“内伤”却可能让其“自毁长城”。
长城的“一女嫁三夫”的多产区、多品牌虽然实现了竞争双赢,但毕竟是把“双刃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损伤更多的是内伤---主要表现在品牌价值的损伤:
1. 长城品牌重使用 轻维护
查阅相关的葡萄酒杂志,有关假冒葡萄酒的报道绝大部分是关于长城的;假冒长城品牌严重抢占了长城市场,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贵州红酒销售额约8000万元,其中一半是假冒长城销售的。可笑的是,假冒长城的厂家(或灌装厂)大部分是来自三个长城的所在产地。
假冒长城泛滥的原因是中粮酒业以前对长城品牌维护不足(长城品牌有20余年历史了,去年才申请为驰名商标),三个产区对长城品牌的重使用,轻维护。
在“一女嫁三夫”的模式中,长城品牌所有权归中粮集团,而三个产区是被授权使用的。
对于长城产区而言,长城品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老婆”,自然不会“真心”的悉心照顾和怜香惜玉,三个产区更多的是在多“生育儿子(长城子品牌)”上(这也是三个长城产区侧重通路激励的一个隐含原因)。
对于长城品牌的“娘家”-中粮酒业,却不直接操作市场,缺乏一线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全面获悉“女儿”---长城所受的各种“疾苦”,那又怎能维护的周到?中粮酒业虽较早就认识到长城品牌的各种问题,但从长城品牌投资者高高在上的宏观管理向长城品牌维护的微观角色转变,对于具有深厚政府背景的中粮酒业而言,谈何容易,其相关的市场部、打假办等部门的设置虽有,但只有区区几个人,同时真正懂市场的又有几人?如果部门职能和绩效管理与具体市场实际脱节,岂不是虚设?
实际上,中粮酒业与三产区间在品牌传播上并没有实现很好的互动,双方都在各忙各的,产区高层人员可能会从每年的几次中粮酒业会议中了解一些“领导”的工作概况,而中粮酒业则了解三个产区的就甚少了,其所了解的大多可能被“修饰”了(有些当然不让中粮酒业知道,比如每年的实际销售额,这可关系到中粮酒业的6%的市场费用)。由于中粮酒业做的是长城大品牌的共性宣传,但涉及三个产区的很少,而三个产区由于内部竞争要做突出自己特色的宣传,但三个产区上缴6%的市场费用后,为完成年度赢利计划,再投入资金进行自己的个性宣传,必定加重自身的负担,即使挤出资金进行相关工作,由于没有长城品牌统一的宣传规划方面的指导(除了长城LOGO的统一规范,至于其品牌规划方面不敢苟同),其结果,市场上就会出现了三个产区和中粮酒业的四种“声音”,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和加重消费者的迷茫。自2002年来,除了中粮酒业对长城LOGO的统一规范外,中粮酒业耗费巨资所做的一些品牌宣传并不未被长城产区所接受,当然除了华夏,因为中粮酒业所做的广告创意与华夏的相同(在三个长城中,华夏的销量最大,当然要侧重支持,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由于三个长城产区对长城品牌投入的很少,长城的品牌维护上就出现“中空”,三个产区不愿做或没能力做,而中粮酒业做的落不了实处或脱离实际,这也是长城品牌权益保护不足和长城品牌核心日益泛化的原因,但根源还是长城的品牌管理混乱。对于长城品牌而言,即有三个产区品牌又有众多的产区子品牌,如何建立一个体系进行规范管理,确实比较棘手。
2. 产区间的内耗严重
在广东、四川等长城的传统势力范围内,三个长城产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为了屏蔽众多长城品牌的销售,三个产区频繁采用的方法就是买断终端的长城品牌供货权或长城品牌的促销权(有的是买断红酒供货权),由于华夏和烟台长城的销售主要集中在餐饮、夜场渠道,这两家长城产区的竞争尤为残酷,如果华夏买断了某终端,则在协议中明确规定“烟台长城不得入场”,烟台长城买断的则规定不让华夏入场销售。实际上,一个终端如果让多个长城入场销售,双方的促销人员经常发生争夺顾客的吵架,有的终端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则主动提出只允许一个长城入场,或分楼层促销,或在某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长城进行促销,当然前提是谁给的相关赞助费高就让谁做促销;有的终端为了增加自己的收益,则会刻意在长城品牌间进行挑拨,以便收取更高的费用支持,在一些重要的终端,买断长城品牌供货权的费用少则30-50万,多则在70-80万。应该讲,部分重点市场的渠道费用日益高涨正是长城内部竞争导致的,不过,王朝、张裕等品牌的进场费用则一般要低于长城品牌,这也相对加重了长城品牌的渠道负担。
另外,由于销售渠道的类似、酒水经销商的有限,在长城内部相互策反对方的经销商现象时常发生,尤其在华夏长城和烟台长城之间,当然策反的手段往往就是提供比对方更多的利益。
从这一层面讲,三个长城产区侧重进行渠道激励也是受渠道压力的结果,必须得支持经销商买店。
如果说三个长城产区对终端的抢夺只是导致渠道费用的高涨或营销费用向渠道方面倾斜,而三个长城产区在产品品种上的无序重复开发,则造成对长城品牌的直接伤害。虽然赤霞珠年份葡萄酒、解佰纳年份葡萄酒都是由同一品系的葡萄酿成,但消费者仍将其各自视为华夏长城、烟台长城的代表性产品,但为了竞争,烟台长城推出了低价位的赤霞珠(无年份)葡萄酒,华夏推出了解佰纳(无年份)葡萄酒,两种葡萄酒的出厂价格都在10多元,大大低于对方的相应产品价格,尤其是这两种葡萄酒被投放到批发渠道对华夏长城和烟台长城原有产品市场的严重冲击,而终端采购人员也会以烟台长城的赤霞珠价格质疑华夏长城的产品,更不用讲消费者对这两类产品的迷惑了。双方打击的是对方的主导产品,降低的却是长城产品的档次,实际是对长城品牌价值的贬低。
对于长城品牌的种种问题,中粮酒业曾出资600万请麦肯锡出谋划策,后者提出了长城整合的思路,即营销管理权收归中粮酒业,三个长城产区将成为生产基地,但这一思路并不被三个产区所接受。虽然中粮酒业正在逐步实施整合规划,比如全资控股了沙城长城、规范了长城品牌形象,但收回实际的营销权尚无明确日期,因这种做法涉及产品、渠道、区域等方面的重大变动,很容易引起市场份额的较大下滑,中粮酒业虽然在舆论上高唱整合,实际3年来长城整合只是“小步伐”的渐进,显然,中粮酒业高层不愿意冒风险。
对于中粮酒业而言,可能当前更重要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销售等操作层面则由三个产区进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长城品牌的宏观管理上,以避免目前长城品牌的内耗。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guaiersha@126.com
|
|
|
putaowang08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369 |
注 册: |
2010-05-18 |
头 衔: |
酒客 |
 |
|
|
不仅国内葡萄酒的商标存在问题,葡萄酒的质量又何曾得到过高度的保证,现在酒瓶里所装的葡萄原酒能否达到80%还无法搞清楚,如果可能的话,解百纳也要分级喽!
|
|
|
食品招商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646 |
注 册: |
2009-08-20 |
头 衔: |
酒客 |
 |
|
|
我赞成第二种说法 它来源于法文“Cabernet”音译
-------------------------------------------------------------------------------- [url=http://www.spzs.com]食品[/url] [url=http://www.spzs.com]食品网[/url] [url=http://www.spzs.com/listproduct/pgid_1_type_38_title_all_sendtime_100000.html]食品机械[/url] [url=http://www.spzs.com/listproduct/pgid_1_type_36_title_all_sendtime_100000.html]食品原料[/url]
|
|
|
食品招商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646 |
注 册: |
2009-08-20 |
头 衔: |
酒客 |
 |
|
|
选第二种说法
|
|
|
|
|
B、来源于法文“Cabernet”音译
呵呵 进来了解 都很详细 ----------------------------------------------------------- 佰利易拉罐葡萄酒 : www.wildpelican-cn.com // www.asialandhk.cn 咨询QQ:1351883696
|
|
|
淘红酒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268 |
注 册: |
2010-10-03 |
头 衔: |
酒民 |
 |
|
|
B 解百纳 法文“Cabernet”很多东西不是一定商业化就好
-------------------------------------------------------------------------------- [url=http://www.taohongjiu.com/]淘红酒[/url] [url=http://www.taohongjiu.com/]进口葡萄酒网上商城[/url] [url=http://www.taohongjiu.com/]法国葡萄酒[/url] [url=http://www.taohongjiu.com/]原瓶进口葡萄酒[/url]
|
|
|
为凡凡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281 |
注 册: |
2010-10-28 |
头 衔: |
酒民 |
 |
|
|
一直对自己单位不满,看到各位为自己单位就差点开骂了,感觉惭愧啊!
|
|
|
卓成酒具王先生
|
 |
职 位: |
版主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7237 |
注 册: |
2010-03-03 |
头 衔: |
酒王 |
 |
|
|
刚接触 第一次看这篇帖子 V哥是我偶像
-------------------------------------------------------------------------------- 卓成酒具www.zczczc.com 红酒酒具专家。好酒要配好酒具,卓成酒具您的好酒具!QQ:1412941070 电话:15925976169
|
|
|
威赛帝斯(北京)酒业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172 |
注 册: |
2010-05-14 |
头 衔: |
酒君 |
 |
|
|
选B,谁选A谁是法律强盗。
|
|
|
|
天地无悯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383 |
注 册: |
2010-10-30 |
头 衔: |
酒君 |
 |
|
|
我选成A多一些,原因是当时不理解解百纳是什么意思,是葡萄名称,还是他自己起的一个系列名,上网查,说是A,张俗用三珠葡萄特别工艺什么的酿成,称之为解百纳,好像还得了什么世界第一。第一印像嘛。 但我也赞成老E等人的论调,那个好运,太鸡动了
|
|
|
Derek Lee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2176 |
注 册: |
2011-02-21 |
头 衔: |
酒士 |
 |
|
|
中国人已经定向地把解百纳等同于赤霞珠了~所以解百纳已经是大众认同的一个葡萄品种!
当然张裕在这个等同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以及宣传作用,然而,尽管这样,也不代表张裕能够拥有这个大众财产~因为除了张裕以外,其他的厂商同样也在这个葡萄酒推广中让大众认识和认同解百纳是一个葡萄品种!
张裕,释然吧,表示你的大度和气量,以及中国国产葡萄酒行业的领头羊~
|
|
|
酒美品客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241 |
注 册: |
2011-03-27 |
头 衔: |
酒君 |
 |
|
|
哎。过期新闻了那。。 说到解百纳我就想起了张裕... 炒作么。。忽忽
-------------------------------------------------------------------------------- 打酒网-http://www.dajiuwang.com/
|
|
|
鎏法世家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301 |
注 册: |
2011-03-08 |
头 衔: |
酒客 |
 |
|
|
呵呵,说得直白一点,都好理解。本来就是抱着装逼的态度来的,你们和他还争什么?现在国际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在装逼就是死,没意义
|
|
|
小金猪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399 |
注 册: |
2010-12-29 |
头 衔: |
酒客 |
 |
|
|
大家都各抒己见 说的都在礼 呵呵 学习了
-------------------------------------------------------------------------------- 每天都有折扣 让我们活在秒杀中 http://jsmzjl.tmall.com/view_page-73500665.htm QQ:446324216
|
|
|
蓝海红程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34 |
注 册: |
2011-04-15 |
头 衔: |
酒民 |
 |
|
|
B吧
-------------------------------------------------------------------------------- http://www.i-wine.cn 红酒网 http://www.i-wine.cn 葡萄酒 http://www.shijixintu.com 免费建网站http://www.daiyun7.com 代孕服务 http://www.bjxiqu.com 北京婚纱摄影
|
|
|
酒缘
|
 |
职 位: |
注册用户 |
专家分: |
 |
经验值: |
195 |
注 册: |
2011-05-08 |
头 衔: |
酒民 |
 |
|
|
大家尝尝长城和威龙及王朝的所谓解百纳红酒,简直是喝尿一样,长城一瓶酒的成本不过10元。想想原料就可怕。我虽然不喜欢喝国产红酒,但是就张裕解百纳而言,绝对是国产红酒里面翘楚。
|
|
|